青海,紅軍的鏗鏘足跡

來源: 西海都市報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16-10-21 10:48    編輯: 蔣文彬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主力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先后實行了戰(zhàn)略大轉移,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青海,紅軍也留下了他們鏗鏘的足跡。

  ★班瑪縣的紅軍印記

  秋天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紅軍溝內,群山巍峨、秋意綿綿。1936年7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兩萬五千多人從四川省甘孜進入了班瑪縣子木達溝,在這里他們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紅軍泉位于子木達村的半山腰,長久以來這里山高坡陡,吃水困難。當年紅軍到達這里時,長途跋涉的紅軍戰(zhàn)士們精疲力盡,口渴難耐,這時一名小戰(zhàn)士在半山腰上發(fā)現(xiàn)了一眼泉水。為了方便之后當?shù)匕傩诊嬎?,紅軍戰(zhàn)士就用石板將泉眼圍砌了起來。這眼泉之后就一直被當?shù)匕傩帐褂谩?/p>

  據(jù)當?shù)匾恍├先嘶貞?,當紅軍要離開時,當?shù)厝罕姀拈_始的抵觸和不信任轉變?yōu)橐酪啦簧?,紅軍臨走時,當?shù)厝罕娺€為紅軍送上了裝滿水的牛皮水袋、酥油、酸奶等。如今,這眼泉成了這段歷史的見證之一。

  除了紅軍泉,當年紅軍戰(zhàn)士翻山越嶺來到班瑪縣,還經(jīng)常往來于一座吊索木板橋,由于運送糧草,這座木板橋因重壓受損,紅軍戰(zhàn)士對這座吊索木板橋進行了加固,紅軍離開后,當?shù)匕傩諡榱藨涯罴t軍,將其命名為“紅軍橋”。

  除此之外,還有紅軍觀察敵情的“紅軍哨所”,紅軍書寫的標語“北上抗日,全國抗日,反蔣斗爭!安慶宣”,還有曾經(jīng)的紅軍宿營地以及埋葬累累忠骨的“紅軍墓”。歲月飛逝,這些痕跡里紅軍精神將永垂不朽。

  ★長征中的青海將士

  1936年10月,紅軍終于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其中也有許多青海人參加了長征。據(jù)我省黨史研究專家陳慶春先生介紹,參加長征的青海人可能有二三百人,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董振堂的部下,也為長征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陳慶春說:“1929年青海建省時,時任宋連仲炮兵團團長的董振堂在我省樂都、平安一帶招募了一批青海籍志士參加了國民革命軍,這部分人中,大部分是貧苦青年農(nóng)民,也有一些知識分子和學生。因為時間久遠,具體數(shù)字已無從考證,但至少有二三百人。他們隨董振堂參加了蔣馮大戰(zhàn),后來又參加了寧都起義,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了共產(chǎn)黨員。如樂都籍的吳生靄、王克信等。”

  這些青海籍紅軍在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的三年中,曾參加過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后來參加了長征,在董振堂軍長的帶領下十過雪山、三過草地。

  ★紅軍戰(zhàn)俘在青海

  陳慶春介紹,西路軍失敗后,被俘的紅軍有5600人被押解到了青海。到了西寧后,敵人將其中的三千人編為了新編第二補充團,讓他們修路、修橋,還有一千三百余人被活埋。

  “最早的昆侖中學(今省軍區(qū)附近)就是當年被俘紅軍組成的新編第二補充團修建的。那是1937年的冬天,天寒地凍,被俘虜?shù)募t軍戰(zhàn)士沒有御寒的衣服,還要到湟水河中撈石頭用于修建。除了最早的昆侖中學,小橋附近后來被人們稱為新寧橋的橋梁,也是當時紅軍修建的。”陳慶春說。

  在中國工農(nóng)紅軍紀念館中,一份當時的報紙資料上面有這樣一條消息,標題為《青海兵工建橋已先后完成七座》,其中通濟橋、惠寧橋、大峽橋、濟通橋、通化橋、貴德黃河浮橋等都是紅軍修建的。

  在青海犧牲的紅軍戰(zhàn)士中,級別最高的是孫玉清和董振堂兩位軍長。“紅九軍軍長孫玉清被俘的時候,已經(jīng)被困雪山許久,全軍只剩下他一個人。被俘后的孫玉清在敵人威逼利誘不成的情況下,被秘密殺害,當時他只有28歲。1937年,在高臺血戰(zhàn)中,董振堂軍長終因彈盡糧絕,英勇就義。”陳慶春說。

  ★紅光清真寺中的革命圖案

  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xiāng)紅光村,有一座紅軍修建的清真寺——贊布乎清真寺。如今,贊布乎清真寺也叫紅光清真寺。

  1937年,被俘的紅西路軍戰(zhàn)士被敵人送到了循化縣從事苦役,當時他們被安排墾荒、修路、建房等工作,紅光清真寺就是在當時修建的。

  紅光清真寺占地約2600平方米,院內有大殿、南北配房和喚醒樓。整座清真寺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仔細查看紅光清真寺的一些花磚,你會發(fā)現(xiàn)上面居然有一些類似于鐮刀、斧頭、“工”字、領章等象征著革命的圖案,它們被隱藏在磚雕圖案中。

  據(jù)了解,紅軍在修建紅光清真寺時,曾被敵人嚴密監(jiān)視??墒羌幢氵@樣,他們仍然堅信革命的力量,他們堅持與敵人斗智斗勇,傳播革命精神。在燒制花磚的過程中,紅軍巧妙地將紅五星、鐮刀、斧頭、“工”字鐫刻在了花磚上面,就這樣,一塊塊帶著革命信仰的花磚被鑲嵌在了贊布乎清真寺的房梁和屋脊上。

  如今,這些象征革命精神的圖案依然存在,傳遞著紅軍戰(zhàn)士的革命信念,供人們瞻仰。

  2006年,紅光清真寺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為了紀念紅軍戰(zhàn)士,紅光清真寺中還修建了“西路軍紀念館”,讓人們緬懷紅西路軍頑強的革命精神。(王十梅)